政府民意调查非儿戏 别砸了老百姓的口碑!
央视网消息:近日,浙江金华市民反映,他们接当地治水办短信,要求在接省里民调电话时,耐心接听并回答“非常清楚、参与过、满意”等。这些像大人教小孩一样的说教短信真是当地治水办发的吗?为什么要发这样的短信?
初衷是好的:宣传治水政策 成果惠及民生
治水办方面回应,此举只是为了让老百姓更多更好地了解近年政府“五水共治”工作成果,目前已经整改。浙江的“五水共治”指的是治污水、防洪水、排涝水、保供水、抓节水,是一举多得的政策,既扩大投资又促进转型,既优化环境更惠及民生,这几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
当地一些区县治水办官员解释说,民间风俗对政府工作更倾向于给出比实际情况偏低的评价,这是给群众发短信的一个考量,前几年“五水共治”测评分数都不是很高,但在平时电话调查中发现老百姓心中,比较满意就是很满意了。所以希望这种宣传扭转群众观念,把真实意思表达出来,而不是因为一些习惯造成不必要的误解。那么,如此民调是否能够反映老百姓的真实心声?
群众心声:这种做法像大人教小孩 有些形式化
有当地群众认为,这样群发短信要老百姓回答“满意”的做法,有些形式化。哪怕最终电话打来,收集了数据,也并非真实,里面有很多“水分”,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。觉得这样做实际意义不大,偏形式化。
有群众表示,这种形式让人内心难以接受,哪怕心里知道信息发布的初衷是好的。但是,以这般方式教百姓回答,就像大人教小孩,感觉不太合适。如果相关部门本身工作做得很好,老百姓自然会去回答说好,何必用这种方式去教一遍?
专家观点:民意调查是让百姓自己判断 不是要挟绑架
有学者认为,这种发短信的做法,初衷是好的可以理解,一方面,让群众了解改革利民惠民措施对自己的帮助;另一方面,民生民意调查中心电话也是告诉大家,通过调查正面反映情况。但是,“这种一定程度上的邀请或者宣传反而变成了要挟或者绑架,把它想让老百姓说的那些话,通过老百姓之口反映给民意调查部门,这就非常不合适,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这种为民谋利的做法反而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。”
学者建议,强化群众对政府工作成果的认识,不如更多走进百姓家里,宣讲工作需要群众参与配合。把当地具体在“五水共治”中做了哪些举措的事实、数据传递给百姓,让百姓自己判断。
政府民意调查非儿戏 别砸了老百姓的口碑!
天地之间有杆秤,那秤砣是老百姓。“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。”近年,为了解老百姓对某项政策或改革措施的意见,民意调查被政府部门广泛采用。“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,而是老百姓说了算”。“政策好不好,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”。一个措施是否有效,老百姓的口碑自古至今一直是一个重要指标。
我们不应该质疑人民群众对政府政绩的评价能力,也许大家对这绿水青山还有更高的要求,毕竟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。”而民意调查如何真实反映民情民意也是有科学方法遵循的,从条目设置、数据收集、信度效度检验等都有章法可依。我们在质疑上述说教短信的同时,是否也应提醒当地负责民意调查的部门,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,实事求是反映民情民意!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